明天“九一八”!这六个历史真相请务必告诉孩子

  • 发布时间:2023-09-17
  • |
  • 作者: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



明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军国主义者蓄意制造事端

并发动了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华民族经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最终取得了近代以来

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4年,

一段悲惨屈辱的苦难历史,

也是一部觉醒奋起的悲壮史诗。


今天请告诉孩子,

这些历史真相,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01

和平在那个夜晚被打破

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

中国沈阳,

北大营以北的野地里,

日军满铁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

600余人展开了攻击队形,

其任务是在柳条湖铁路发生爆炸后,

立刻向北大营发起进攻。


就在日军已经磨刀霍霍之时,

守卫北大营的东北军第七旅

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似乎毫无察觉,

不但没有增加任何防卫措施,

甚至日常作息制度也毫无改变


随着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上一声爆炸,

日军开始袭击北大营,

几个小时后,

仅仅付出25人伤亡的代价,

日军就轻松攻占了整个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是在北大营守军

毫无防备的情况下,

日本关东军处心积虑

策划和发动的一次偷袭行动。


资料图:日军占领沈阳城。新华社发

02

中华儿女不愿做亡国奴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沈阳城次日即告陷落。

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
这是改变近代中国历史,
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一大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
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
1931年到1945年,
超过3500万同胞伤亡,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图为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20日发表了
《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做出了
《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
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
号召东北人民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侵略者。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屈辱,
中华儿女从沉睡中惊醒,
奋起反抗,救亡图存。


在此后的14年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东北抗联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英勇战斗,前仆后继,
有力地打击了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据统计,
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10余万次,
牵制76万日军,
消灭侵略者18万


图为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攻克涞源县日军据点东团堡。 新华社发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

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攻战役,

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上图左:地雷战;上图右:地道战;下图左:破袭战;下图右:水上游击战。新华社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广泛发动群众,
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
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其中,华北平原敌后军民创造了
很多有效的歼敌方法,
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狠狠打击了日军。


03

他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王铁汉

日寇曾经认为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
却没想到有人违抗“不抵抗”的命令
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这个人就是来自辽宁盘山的王铁汉。


据史料记载,
“九一八”时北大营是王以哲第7旅驻地
王铁汉时任620团团长。
王铁汉曾说起,
当时旅长王以哲因参加水灾赈济,
不住在营房。
日本人进攻北大营时,
上面不断传来“不许抵抗”的命令。


于是,一场没有抵抗的屠杀开始了,
据史料记载,
日本兵一开始都是用刺刀扎,
东北军士兵赤手空拳,
被扎死的很多,
钻到床下的士兵都被机关枪扫射而死。


为了带领兄弟们突围,
王铁汉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
命620团士兵待日军一走近就开火。


04

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

从那时起,多少英雄儿女,

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为了吹响胜利的号角,

多少人牺牲在这片热土,

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是中华民族最悲壮的史诗!



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

最后孤身一人战斗几昼夜壮烈牺牲。

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并剖腹检验,

发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赵尚志曾任北满抗联总司令,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这是日军当年对他的敬畏评价。

1942年2月12日遭特务偷袭,

他在重伤被俘后牺牲。



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

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英雄,

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

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以“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

1935年冬天,

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

被捕后,赵一曼在狱中

面对敌人的残忍酷刑仍坚贞不屈。


1936年8月2日,

赵一曼就义当天给儿子写下遗书:


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

率领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等人,

1938年10月随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西进,

遭遇日军后为掩护部队突围。

她们主动吸引火力,战至弹尽,

最后毅然走下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时任东北抗日联军

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

1940年率部与日军作战,

因叛徒出卖,他身中数弹,

壮烈牺牲,年仅 27 岁。



每一个名字背后
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
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抗战,
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

05

未出版就传唱全国的歌

“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锦绣河山沦陷敌手。

东北军官兵,东北百姓,

携妻带子被迫流亡关内。

此时,出现了一首歌曲,

它1919还没有出版,

就在民众及东北军中传唱,

而且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这首歌就是《松花江上》。


在西安,词曲作者张寒晖耳闻目睹了
几十万东北军
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
他到西安北城门外
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
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
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
听他们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
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
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
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
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
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
唤醒了民族之魂,
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如今,

它已经不再是战火中的悲歌,

而是警醒一代代国人,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的壮歌!


06

民族复兴由此开启

1945年9月2日,
在美军“密苏里号”军舰上,
日本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这一天,举国欢庆,万人空巷!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
中国人第一次抗击外侵的全面胜利,
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历史转折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
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1949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
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务院发布了通告,

将“抗战胜利纪念日”

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2年过去了,

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告诉世界——

中华民族不可欺、不可辱,

中华民族不可战胜!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

苦难的岁月永不能忘。

我们必须牢记来时的路,

让历史不再重演。

今天,请一定告诉孩子——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吾辈当自强!

本文综合自 | 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

部分内容来自“军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