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臣故事——天生政客贾谊

  • 发布时间:2022-06-14
  • |
  • 作者:未央正当时



图片
图片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图片


图片


少年诗书闻天下

初涉仕途达圣心



图片
图片

贾谊画像

18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大多数的人答案是“在上学”。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贾谊,18岁的时候已经凭借自身才华,帮助河南郡守把当地管理的井井有条,当年全国“幸福指数评定”河南郡高居第一!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汉书·贾谊传》

汉文帝登基后,看到河南的治理如此成功,当即提拔了当地郡守,郡守没贪功当即给文帝推荐了幕后的那个少年,于是贾谊被文帝任命为“博士”,当时他20岁,是文帝智囊团里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得皇帝赏识的一位。从此文帝大小事都跟他讨论,贾谊对答如流, 滴水不漏成为了文帝眼前的大红人。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网|视讯中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贾谊过于出色的才华加上他多次上书提出了一些触碰权贵利益的谏言,给他政治生涯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图片

安抚天下献奇策

心系黎民惹权臣


图片

图片来源:个人图书馆-白米稀饭

图片

贾谊破格提拔被认命太中大夫

贾谊为回报文帝的知遇之恩,意气风发的他不断的在治国各方面提出自己的理念,文帝元年《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出炉,一套完整的汉礼制度跃然纸上,这套礼法补充了秦礼的不足也突出了汉礼的特点,给汉朝的正朔礼法树立了标杆,但是由于正是秦汉交际之时,皇帝认为不宜急于改制,所以并未采纳。

图片

贾谊并未灰心,文帝二年,他看到当时经商之风过甚,导致农田荒废,“淫侈之风,日日以长”,于是上表《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发展农业,储备粮食。同时提出让京城的列侯早点回封地去,别在京城瞎溜达,文帝大笔一挥“准奏”!

图片

贾谊不断的提出治国方案,有很多已经触碰了权贵利益,他却奋笔疾书丝毫没有注意同僚投来异样的眼光。

“就你能!显得你了?天天奏来奏去,疏来疏去,没完了?”于是老牌的大臣们抱团抵制年轻后生,有人说他“年轻人瞎出主意太激进。”有人说“贾谊野心太大想专权。”更可笑的是还有人开地图炮,说贾谊是河南人,这个地方专门出张仪、苏秦这样靠嘴吃放,祸乱国家的人。

这都哪跟哪呀,可惜的是文帝当时需要倚靠这些老臣来制衡外戚势力,于是只好选择疏远贾谊,并于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外放贾谊于长沙,让他给长沙王爷去当幕僚。

图片

千古名赋悼屈原

恸哭梁王付一生


图片
图片

贾谊长沙故居

什么是决定人命运最大的内因?那一定是性格。

贾谊少年得志平步青云,本来坦荡荡的仕途突遭变故,一个阳光小伙突然就抑郁了。过湘江时一首《吊屈原赋》洋洋洒洒,寄古说今,展示贾生无与伦比才华的同时,也表现了他政治情商不高这一致命缺陷。

毛主席很欣赏贾谊的才华,但也看出贾谊性格的缺点,他为贾谊写过两首诗,其中一首很清晰的表达了他对贾谊的评价。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贾谊在长沙时仍想以身报国,不断给皇帝提出建议,其中不少建议也被采纳,但就是不提让他回到长安的事,贾谊越来越心灰意冷。

图片

图片来源:喜马拉雅


突然有一天文帝下旨让他回长安觐见,贾谊闻言马上来了精神,各种头疼脑热也不见了,收拾的妥妥帖帖,开开心心的回到了长安。哪知这竟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回光返照”。也留下了李商隐脍炙人口的著名诗作《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文帝在未央宫前殿祭祀的宣室召见了贾谊,两人深谈了一夜,可是内容全是鬼神之事,文帝始终不提治国方略。第二天文帝还专门夸奖了贾谊。汉文帝说:“我很久没看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比不上他啊。”(《史记·屈原贾谊列传》)然后就派他去给梁怀王当了老师。

图片

给皇帝最宠爱的小王子当老师,是一种积极的政治信号,贾谊又开始奋笔疾书为皇帝贡献计策,流传千古的《治安策》就是这个时期贾谊的作品。

图片

图片来源:语文360

可能是他的思想太过超前,也可能他的光芒太过闪耀,老天给他无与伦比才华的同时,收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每当他的建议被皇帝采纳,他感激知遇之恩,但每当他的建议被皇帝拒绝,他不能及时分析政治环境因素,而是不断的自我否定,导致自己越来越抑郁,直到梁怀王不幸坠马而亡,贾谊的抑郁到达了顶点。他不断的自责,终日以泪洗面,身体健康指数每况愈下。才32岁的年龄,已是百病缠身。在最后的日子里,贾谊用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向文帝再次上书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主张并被部分采纳,为日后八王之乱的迅速平定立下功勋,可他自己却再也看不到了。 

图片

33岁的贾谊在忧郁中死去,他的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是汉武帝时期号称中国第一阳谋“推恩令”的指导思想。

他天生好学,对政治无比敏锐,无论是《治安策》《论积贮疏》都是治国的方针性的指导意见,而《过秦论》更是一本集政治思想,文化内涵,华丽辞藻于一体的经典文章,令无数史学家称赞,其中名句“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屡次被各类影视剧引用。


太史公司马迁把贾谊和屈原并列写传,号称“屈贾”。

班固的汉书中专门为贾谊列传。

鲁迅先生也曾高度评价贾谊“尤有文采”。

可惜天妒英才,贾谊的早终没能让他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只留下《吊屈原赋》《鵩鸟赋》等传奇名篇供后人仰望。




部分图片来源未知,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未央正当时